热烈庆祝2025年疫苗与免疫大会圆满成功

热烈庆祝2025年疫苗与免疫大会圆满成功

3月22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协办的2025年疫苗与免疫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全生命周期接种,护航健康中国”,邀请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主要围绕免疫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免疫策略、新型疫苗的创新与研发、不良反应监测等议题展开深入的学术讨论。

热烈庆祝2025年疫苗与免疫大会圆满成功

图为2025年疫苗与免疫大会现场

疫苗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疫苗接种过程首先模拟了病原体的感染过程,其次促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这些保护性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病原体抗原,最终起到抵抗感染的作用,类似于真实感染后介导病原体清除的效果。

五岁以下儿童中,肺炎链球菌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肺炎链球菌也是引发人类肺炎、中耳炎、菌血症和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针对肺炎链球菌的疫苗主要包括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PPV作为第一代肺炎球菌疫苗,由不依赖T细胞的荚膜多糖(CPS)抗原构成,主要激发免疫球蛋白M (IgM)抗体的产生,但在2岁以下儿童中其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随后,科学家们通过将荚膜多糖(CPS)与载体蛋白(如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进行化学偶联,开发出了针对幼儿的PCV疫苗,它能够激活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同时参与免疫反应,从而产生IgG抗体和记忆细胞。

清华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研究中心的张敬仁教授团队在《疫苗》期刊上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肝脏免疫功能的新型疫苗体内评价体系。会上,张敬仁教授团队成员,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的王娟娟副教授深入分析了“细菌疫苗的新型功能性评价体系”,揭示了更快更强的肝脏捕杀能力与更高免疫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不同PCV13在激活肝窦内皮细胞方面的表现各异,其中双载体1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激活肝窦内皮细胞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单载体的1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实验结果表明,双载体1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能更有效地保护受种者,更有力地抵抗相应病原体的侵袭。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行,不仅有助于疾控工作者和接种医师掌握全球生物技术和预防免疫领域的最新发展,以满足公众对预防接种日益增长的期望和需求,同时也助力企业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节约研发成本,加速新型疫苗的市场推广。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gdsb.kykjgzs.com/7623.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12:07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午1:47

相关推荐